欢迎进入北大金秋控股集团官方网站
北大金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集团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集团新闻
从燕园出发,首个“北大金秋”字号研究院落在这
2023-09-19 1509 返回列表


1898,齿轮开始转动

1.png 

1898年7月3日,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正式成立,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并揭开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京师大学堂萌发于19世纪末的洋务运动时期,这个时期中国面临着来自西方列强的巨大压力,以及国内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严重问题,清政府为了救亡图存开始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京师大学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当时的中国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过于注重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的教授,而忽视西方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应用;全国教育资源有限,大多数人无法接受高等教育;中国的教育体系缺乏国际化视野与世界接轨的机制。京师大学堂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书院的制度,为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并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自此,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打开了广阔天地。


1912,新思想的迸发

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

 

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积极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对北京大学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吸引了不少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一时间北京大学人才荟萃,声誉鹊起。

 

“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北京大学在长期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显示的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也是北大永葆生机的重要动力。


1952,传承精神再出发

从红楼飞雪到未名塔影,启蒙的使命从未消减。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整,北京大学从红楼迁入燕园旧址,为北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同时,也在燕园开启了新的历程。

 

燕大留在燕园的历史与气质并未消失,与北大的传统和精神融为一体。燕园历经了几百年的沧桑岁月,见证了清朝的变迁和中国教育的改革,拥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燕园作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摇篮,不仅是北京大学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的象征。

 

燕园是北大的精神家园,承载了北大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传统。在燕园的百年风华里,在这里生根发芽,也让一代代中华民族优秀子女从这里走向辉煌,铸就了如今北大燕园的风貌。


1992,步入改革春光

时间来到20世纪90年代,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及时深刻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口号,象征着党中央深化改革、加速经济建设的决心,从而释放了鼓励自由市场经济的讯号。

 

在这一背景下,一群来自北京大学各大院系的老教授毅然投身到振兴经济的浪潮之中,以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敢于“吃螃蟹”的北大校企也应运而生。依靠近百年的前沿科学技术成果积累,北京大学逐渐走上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道路。

 

这就是北大人的勇气,这就是北大人的精神——不围困于书斋,不拘泥于形式,只要国家有需要,就义无反顾地放下笔杆子,投身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浩荡潮流之中。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北大人深信:只有扎根于国家、民族的土壤中,才能根深叶茂、屹立不倒;只有坚持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才能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成绩。


2021,与时俱进勇担当

从20世纪走向21世纪,北京大学走过了风雨交加的百年历程,见证了中国教育事业从传统走向现代,蜕变和升华的历史。北大精神隽永深厚,不断的引导着中国的教育事业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关系一个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千秋大业。二十一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下,2021年7月13日,为响应国家发展赣南苏区《新时代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作方案》政策,赣州市北大金秋教育发展研究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2360700MJC988312T)正式成立,成为国内首家带“北大金秋”字号、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教育研究机构。

 

北大金秋教育发展研究院以北大精神为图腾,信仰“博雅、创新、求真、行知”的价值观,倡导开放和客观的有氧文化。研究院统揽北大金秋控股系关于十五年一贯制教育、营地教育、国际教育、职业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教学资源调度和支配,下设九大学科特级教师工作站,致力于打造成为区域教育决策咨询智库,学术研究基地和实践创新平台。

 

2021年,正值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百年教育桃李芬芳。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为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北大金秋教育发展研究院将国家需要放在第一位,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深耕职业教育,整合优质央企,发挥地方产业优势,采用区域集团化办学的运营模式,持续为地方学校提供教育教学研究与服务支持,积极为国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奉献力量。


2023,砥砺奋进新征程

左:北大金秋教育发展研究院创院院长/北大金秋教育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大金秋控股董事长杨一波 

右:教育部考试中心原主任/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原副司长/北大金秋教育发展研究院新高考研究专家组首席专家姜钢

 

自成立以来,北大金秋教育发展研究院始终以服务社会为使命,依托北京大学专家教授的科研力量和首都高校的人才优势,在当前教育大变革的背景下,聘任教育部考试中心前主任姜钢为北大金秋教育发展研究院新高考研究专家组首席专家,坚持将优质教育资源置于充分的流动之中,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公益性教育产业。

 

2022年,北大金秋教育发展研究院联合石狮市、莆田市、泉州市三地教育局召开2022年高考综合改革专题研讨活动,邀请到姜钢亲临现场,讲述新高考教育中的评价改革,探索强基计划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就“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背景下一线教师在高中质量提升及教育评价改革与探索方面面临的一些深层问题进行释疑解惑。

 

2023年,由赣州市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所主办,全南县教科体局、北大金秋教育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的“赣州市高考综合改革经验交流暨新高考备考策略研讨会”隆重召开,姜钢从如何看高考、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选择与动态调整、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与高中新课标的衔接等方面对新高考展开详细介绍。

 

此外,以英语资深特级教师、原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教务处长、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英语教研组长、英语学科考试命题研究专家范存智老师为代表的多位国内各领域专家教授、一线名师也受邀亲临赣州,通过定期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常态化研讨、教学观摩和假期集训等形式,辐射支持区域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长路漫漫,任重而道远。北大金秋教育发展研究院踔厉奋发勇担新使命,勇毅前行奋进新征程,努力不断的推动教育的创新与改革,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维码
北大金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邮箱:pkujq@pku-jy.cn 地址:北京大学校新区东南侧北大金秋控股基地
Copyright © 2023 北大金秋控股集团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23154号-1  XML地图